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质标所”)成立于2003年,是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食用农产品及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农兽药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动态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农产品种养殖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真假识别技术研究、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质最大残留限量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贸易壁垒预警体系及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与制修订,同时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承担饲料及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共有在职职工、博士后、科研助理、研究生等各类人员近300人,建有1.7万平方米的科研楼和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70余台套,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所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海内外诚聘专业人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和应聘条件
(一)招聘岗位及应聘条件
序号 |
创新团队 |
学科领域 |
重点方向 |
人才层次 |
岗位数量 |
1 |
畜产品质量控制与溯源 |
农产品质量与加工 |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 |
青年英才 |
1 |
2 |
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 |
农产品质量与加工 |
新污染物检测与评价 |
青年英才 |
1 |
(二)应聘条件
1.热爱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事业,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学术作风,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精神。
2. 海外引进青年英才须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考虑,一事一议。国内引进青年英才须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熟悉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研究方向符合创新团队需求。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本领域取得重要代表性科研成果,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等。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4. 全职在岗工作,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二、聘期待遇和经费支持
(一)聘期管理
通过研究所答辩评审后,聘为所级“农科英才”,适时推荐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择优评审,聘期5年。
(二)科研条件
人才聘用后,将作为科研骨干纳入院级创新团队,配备相应的实验平台条件和科研助手。支持引进人才申请重大科研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在研究生导师申报备案和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经费支持与其他待遇
1.科研工作经费。在支持期内,院所两级将提供青年英才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
2.薪资待遇。入职后享受该岗位正式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医疗等待遇。除日常工资外,可再享受一定额度的岗位补助。
(四)购房补贴及生活待遇
1. 可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租房补助、安家费补助、周转住房等安居保障。
2.研究所按规定办理引进人才的户口和家属随迁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和上学等生活问题,为引进人才在协议医院开通医疗绿色通道。
三、招聘程序
1.报名与初审。全年受理报名,招满为止。应聘人员可于公告之日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zbsrsc@caas.cn。邮件主题请以“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命名。应聘材料主要包括:
①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明、职称证明、身份证明、能反映人才能力与业绩的项目、论文、著作、获奖证书或专利等相关证明;②提供至少两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国外引进青年必须有一封国外相关领域专家的推荐信;
请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如提供虚假材料或信息,或有学术不端等行为,一经查实,不予录取。
2.同行专家通讯评审。由研究所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对申请者进行同行专家通讯评审,重点评价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基础和发展潜力等。
3.现场答辩评议。研究所统一组织面试评估,主要科研能力、岗位匹配性,下一步科研工作思路和研究计划等。
4.按照规定对拟聘人员进行入职体检及考察。体检或考察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5.公示、报院备案审核。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经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确定为拟聘人员并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者,报院备案审核。
6.签订管理协议。通过备案审核后,研究所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管理协议。
四、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电话:(010)82106510
邮箱:zbsrsc@caas.cn
传真:010-8210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