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机构 > 职能部门
2020
27
Sep
面向农产品科技前沿,“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论坛暨风险评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来源:

  2020年9月2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协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115家单位的5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首先为会议致辞,他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八大学科集群之一,风险评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个学科领域,是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现代的科技支撑,需要将安全的管理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因此要加强人才体系队伍建设。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就“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需求与任务”做主旨报告。她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原来解决数量问题要靠科技,现在解决质量问题更要靠科技,用科技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老大难”和“卡脖子”问题。下一步要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体系,开展最有效的监测工作,实施最科学的风险评估,大力推动现代生产模式应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营养品质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黄修柱就“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重点及趋势”做主旨报告。他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全程监管的内在要求。下一步,风险评估工作要重点关注产地环境、生物源危害、违规使用和非法添加、新型和未知风险、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农产品品质等问题。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和条件能力建设,推动风险评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钱永忠所长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需求与展望”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稳步发展,但对标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立足需求导向,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围绕农产品质量保障、安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制定相关机理机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监管应急关键技术、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面向现代农业主战场,开展产业应用、监管应用、区域应用等层面应用技术研究。

  在院士论坛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就“茶叶质量安全的风险因子来源和防控”、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就“基于肠道健康的农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就“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风险监测与预警控制”,分别做了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指出了相关方向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此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研究员就“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检测进展与展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兆平研究员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国实践与前沿进展”、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张峰研究员就“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质谱发掘及特异性精准确证技术”、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丁涛研究员就“蜂蜜的质量和安全”、伊利集团创新中心黄小平副总经理就“乳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分别做了大会报告,另有70余名代表在4个专题会场进行了热烈的报告交流。

  据悉,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领域“十三五”研究进展、研讨“十四五”规划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研发能力、风险评估技术水平,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监管和生产指导,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消费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