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次提出通过“亲蛋白富集”新路径识别有害污染物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IF2024:21.1)。
当前,数以亿计的化学品投入生产使用,新污染物风险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尤其是有毒有害、优先管控化学品成为焦点。在有害污染物识别过程中,传统观点普遍认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主要依赖其亲脂性(即易溶于脂肪),但随着人们对污染物种类和特性研究的深入,传统观点已不足以全面反映污染物生物富集的特性。
质标所研究人员首次系统提出基于“亲蛋白结合能力”的新型污染物筛查策略,为识别食物链中潜在的富集性污染物提供了全新路径。
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亲蛋白提取—高分辨质谱筛查—食物链验证”的系统流程,利用血清白蛋白等高丰度蛋白作为“诱饵”,从环境介质中富集潜在污染物,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评估其在食物链中的放大潜力。研究还指出,未来通过建立蛋白亲和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手段,可大规模高效识别食物链中的高风险物质。该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环境污染物识别的理论视角,也为我国新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支持。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5.0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