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直保持稳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畜产品中“瘦肉精”仍有检出,主要在于养殖过程中非法添加、饲喂“瘦肉精”类药物,且呈现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以下简称“国家饲料中心”)协助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深入养殖一线,开展“瘦肉精”飞行检查和“瘦肉精”拉网检测,全力支撑“瘦肉精”专项整治。
“十四五”以来,国家饲料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 7次“瘦肉精”飞行检查,对全国31个省份、66个养殖大县、2139个养殖场和100余个屠宰厂开展抽样,检测样品9920批次,形成专项监测报告,协助应急处置2021年3·15晚会曝光的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事件。同时,国家饲料中心不断开展技术创新,配套开发了尿液、血液、唾液等多体液采集方法,解决了动物活体体液获取难的问题。主持制定了《动物毛发中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国家标准,弥补了牲畜毛发中β-兴奋剂检测的空白,丰富了激动剂的检测靶标。目前,国家饲料中心已具备了覆盖“饲料”“组织”“血液”“尿液”“毛发”等多样品类型的“瘦肉精”检测技术能力,为全国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展现国家饲料中心技术人员服务监管需求、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精神风采,我们采集了他们的工作场景照片,以图片新闻的形式予以展示,供大家交流。
第一部分 部署动员
第二部分 物资准备
第三部分 整装出发
第四部分 现场采样
第五部分 现场快速筛查
第六部分 实验室精准检测
第七部分 会商分析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