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典型有机硅农药助剂在黄瓜植株和田间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及行为,为有机硅农药助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12.2)。
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TSEOn )是典型的有机硅农药助剂,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已有研究表明,TSEOn 的毒理学效应与其聚氧乙烯醚链段的封端基团密切相关。鉴于此,研究团队开展田间试验,系统揭示了羟基封端(TSEOn-H,n =2-14)、甲氧基封端(TSEOn-CH3,n = 2-14)和乙酰氧基封端(TSEOn-COCH3,n = 3-15)3类共39种TSEO n 聚合物在黄瓜果实、植株叶片和田间土壤中的分布、消解半衰期和可能机制。
发现在露地条件下,TSEOn 在黄瓜、叶片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8-3.92 d、1.77-4.44 d和 5.06-19.80 d。在黄瓜叶片中,不同聚合度的TSEOn-COCH3分布由正态分布向低聚合度方向偏移;在土壤中,不同TSEOn-H和TSEOn-CH3同系物的半衰期与其log KOC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长链TSEOn-H 和TSEOn-CH3在土壤中的较强吸附作用使其消解速率慢于短链同系物。此外,在黄瓜果实、叶片和田间土壤中可能存在TSEOn 的硅氧烷骨架和聚氧乙烯醚链的同时降解行为。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IQSTAP-02)以及农科英才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