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WTO《SPS协定》规则以及我国作为WTO成员权利与义务的了解,总结交流各单位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讨论如何应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壁垒等问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委托质标所于11月10-11日在北京嘉苑饭店举行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研讨培训。
一、研讨培训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讨培训为期一天半,来自部有关司局及事业单位的近四十人参加了会议。研讨培训的主要内容为SPS协定及相关的通报评议知识。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的有关领导与专家理论结合实际,讲授了《SPS协定》、SPS措施的发展趋势和通报评议的要求等内容。此外,根据农业部在农药及植物检疫方面评议较多的特点,邀请了有关专家结合各自开展评议工作的实际,介绍了经验与体会。出席国际会议较多的部内外专家还同与会者交流了在国际会议上所获得的信息及体会。新成立的农业部联系点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官方评议的工作新流程。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畅谈体会,并交流了各单位一年多来的工作经验与问题。一天半的培训达到最初设计培训的目的。
二、本次研讨培训的特点和形成的几点共识
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研讨培训已是第二次举办。与去年相比,本次研讨培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参会人员不同
2004年,参加研讨会的主要人员是部有关业务司局的处室领导。而此次研讨培训的参会人员主要是部各事业单位具体从事通报评议工作的人员,并且,与官方评议这一新工作相对应,参会人员也以青年工作人员居多。
2、研讨内容不同
在上一期的研讨中,针对工作启动年的情况,内容以理清参会人员官方评议的概念、介绍TBT、SPS两个协定基本内容为主。根据农业部通报评议以SPS通报为主的特点,今年的研讨培训内容侧重于SPS协定,重在讲解SPS协定的原则及其在通报评议中的利用。
3、培训方式不同
2004年和2005年的培训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前者采用灌输知识的手段,后者则更偏重于讲解与交流的方式。本次研讨培训中,讲课专家多用案例进行讲解,具体的经验与体会是本次研讨培训的一个亮点。
4、为评议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农业部官方评议工作已开展了近两年,本次会议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除交流工作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借此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今后的工作。
与会人员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基本可归纳为几点共识:
一是需要高度重视官方评议工作。官方评议的意见是代表政府立场,维护国家利益的,因此,各评议单位特别是单位领导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而当前评议工作还存在组织上的一些问题。评议组织单位的具体承担部门、人员不明确,这样不利于明确职责,确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是做好评议工作需要有一支稳定的人员队伍。当前的评议工作在大部分单位还处于“副业”、“业余”的状态,没有明确的负责部门与人员。在这种状态下,无法真正提出有份量的评议意见,达到维护国家权益的目的。同时,WTO/TBT-SPS通报的数量均处于逐年增加的态势,目前的机构和人员状态是无法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亟需加大工作投入,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与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官方评议人员队伍。
三是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性研究。目前,制约评议质量提高的一大因素是评议所需资料获取困难。一方面,通报所涉及的原始法律法规文本获取难度大,使得评议人员难以根据通报措施的具体内容开展评议;另一方面,我们的基础工作薄弱,技术资料贮备不足,在评议时无法提供有力依据。在注重科学依据的WTO/TBT-SPS论坛上,为了更好地评议,有理有力地维护国家利益,为官方评议提供技术支撑的各项基础性研究应当加强,以促进我国由被动评议向主动评议的转变……而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