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系统理论是现代食品经济的新兴理论,倍受国际学术界、食品产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系统论述食品系统理论在国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焦点内容和研究特点,以及对我国的意义。
食品系统理论是最近十几年在国外兴起的食品经济的新兴理论,产生于欧美在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食品系统理论是把食品从原料生产到消费所涉及的主体和对其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实现更加富裕的饮食生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我国已有部分学者关注,但还没有系统的综述可供参考。本文阐述食品系统理论的渊源和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系统地论述了该理论的研究目的、焦点问题和研究特点,并提出在我国开展食品系统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渊源
食品系统理论有着三种重要的理论渊源:农业经济学、“Agribusiness” 理论和“Food chain”理论。农业经济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分离出三个领域:农业经济研究、食品产业研究、食品需求研究。传统的农业经济研究是最早产生的,面对饥饿主要关注的是粮食问题,运用微观经济学研究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分配问题;此外在西方面对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部分农业经济学者开始关注垄断问题,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等方法研究垄断竞争结构与利润的关系;食品需求研究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从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来研究食品需求还是最近的趋势。这些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习惯于只进行某个阶段或环节的研究,注重研究某一产业内部的关系,从横向关联的角度寻找问题和原因,而不去关注环节之间或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食品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以食品产业主导的纵向产业间的融合加速,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有效性被大大降低,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适应食品经济的变化成为共同的课题。1957年“Agribusiness”(农业关联产业)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的J.H.Davis和R. A. Goldberg提出。J.H.Davis和R.A.Goldberg(1957)在著作 “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中指出“Agribusiness”包括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原料、设备以及提供农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服务等相关企业活动。该理论的产生是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畜牧产业的加工、饲料和育种等企业向养殖业的纵向一体化延伸为背景,60年代后一体化趋势更为迅猛,扩展到了其他农业部门。于是“Agribusiness”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研究。这些研究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学领域只关注产业内部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研究的视角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农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农资行业与农业以及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要素组合和效果关系。
“Food Chain” (食物链)是英国食品经济学界使用的专门用语,原本是生态学概念,表示物种之间的食物组成关系。1982年在OECD总部举办的关于 “80年代食品产业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研讨会上,英国学者Burns等在报告中使用了“Food Chain”一词,并重新做了概念界定。Burns等(1982)把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比作水从上游到下游,最后流入湖泊的过程。把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比作“上游”,加工与批发阶段比作“中游”,零售阶段比作“下游”,最后流入“湖泊”。此种比喻非常形象地捕捉到了产品的交易和转移过程,很快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与“Agribusiness”相比“Food Chain”概念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1)不是采用“agri”而是采用“food”作为概念的名称,将“食物”而非单纯的“农”作为研究主线;(2)把食物从原料生产到加工、消费的过程比作水的流动,将自上而下的链式关系作为研究视角;(3)重视食品制造业与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关系分析。该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日本,奠定了日后食品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石。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上两种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也随之显现。 “Agribusiness”是最早产生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即农业关联产业对农业领域进行的纵向一体化,作为新兴事物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农业所受到的影响。而随着食品产业与零售业在食品经济中比重的增加,农业所占比重的下降,就农业论农业的研究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实经济的需要。“Food Chain”的概念虽然形象地体现了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但只表示了自上而下的商品的转移过程,呈现的是单方向的链式结构关系。而“食品的生产与流通不只是单纯的物质及所有权的单向转移,还应该包括信息的交流和关系的持续,这些都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联结关系也并非是单纯的链式结构。” 高桥(1997)。
二、食品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 食品系统概念的提出
“食品系统”①这一用语是由“Food System”一词的直接翻译过来的,来源于英美农业经济学界。 20世纪70年代受美国政府委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B.W. Marion带领美国中西部大学的部分农业经济学者组成NC117委员会,打破传统农业经济学的横向研究方式,对美国的农业与食品制造业和流通业的纵向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B.W. Marion(1986)把这些成果归纳并出版,其著作“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U.S. Food System”给美国农业经济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NC117在研究方法上沿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来研究纵向产业间关系,探讨了农业部门与下游的制造业、流通业的各种垂直整合关系的效率问题和价格形成问题。虽然书中并没有就“Food System”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从内容来看,作者把“Food System”看作是农业部门与下游经济主体的各种交易关系的总和。Agribusiness概念的提出者之一R.A. Goldberg(1985)也在其投稿论文中使用了“Food System”一词,并指出“Agribusiness”必须作为全世界规模的相互依存的“Food System”来认识。此后,这一用语被其他学者所接受,R.W. Cotterill(1993)、R.T. Rogers(1998)等人相继发表有关著作对“Food System”加以论述。
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EC委员会实施了“Forecasting and Assessment in Science Technology”研究项目,食品与农业被作为项目的一部分纳入其中。在该项目的研究报告之一 “Prospects for the European Food System”中首次给出了“Food System”的具体定义(Traill eds. 1989)。Traill 等在报告序言中指出“Food System包括Food Chain”,“Food Chain”是指“农民—食品加工业者—食品零售业者—消费者”的连锁”。“Food System不仅包括Food Chain,而且还包括农业资料与设备提供商、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等”。报告中还指出,“技术因素的影响使食品系统中各种关系越来越复杂”。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Food System”概念是综合了先前的两个概念的内涵特征,把参与食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以及为其提供原料和设备的组织或个人都包含在新的概念中。此概念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更重要的贡献是创新性地提出了技术因素对食品系统的重要性,突破了先前只把农产品与食品生产的实际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念,开始关注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对食品系统的影响。食品系统概念的提出补充了原有研究的不足,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二)概念的重新界定
上述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到日本。 Traill 等在 “Food System”的概念中综合了“Agribusiness”和“Food Chain”两个概念的特征,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技术因素对食品系统的重要性,推动了食品系统相关理论的形成。但是,他仍然延续了“Food Chain”的思路,认为其联结关系依然是单向的链式关系。然而在现实的产品交易过程中,与物流和商流同时进行的信息流可能是逆向的,甚至是跳跃的。如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被超市的POS系统收集后,被反馈到食品加工制造商,然后再由制造商就原料问题向农业生产者提出要求;超市也可能直接对签约产地提出要求。此外,食品的交易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影响,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食品标识标注法等,在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来自“横向的影响”。因此,高桥等学者认为围绕着食品及其原料供需所形成的并非链式结构关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系统上的各个节点相互作用,并同时对整体产生着影响,因此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去协调好各个部分,使其更好地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整体绩效。
随着农业在食品经济中的比重的降低和食品加工与餐饮业比重的增加,以“Agribusiness”为代表的以农业为研究重心的理论显然已不适合现实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而“Food Chain”又像一个生态学概念,不易被人接受。基于以上认识,日本学术界经过讨论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对越来越复杂的食品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多数学者认为“Food System”这一用语恰好能体现复杂的食品经济关系,但需要从理论上对此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1994年以日本大学、东京大学等一批学者为核心成立了食品系统研究会(日本食品系统学会的前身),开始推进食品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并对食品系统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概念界定。《食品系统学的世界》一书中这样定义:食品系统是“把农林水产业、农业相关产业、食品加工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入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一个体系。”它的范畴包括“上游”的农林水产业、“中游”的食品制造业与批发业、“下游”的食品零售业与餐饮业以及作为“湖”的最终消费者,并包括将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制度、措施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系统。”(高桥1997) 。这一概念的涵义与Traill 等提出的概念存在着重要的差异:(1)把技术创新要素和政府的各种制度、法律措施对食品系统的影响引入到概念当中;(2)对联结关系的认识由单向的链式交易关系转变为包括信息交流和制度规范在内的复杂的系统关系。
食品系统研究会的成立受到产业界和日本政府的关注,1995年农林水产省推出了《食品系统高度化对策》项目以支援食品系统研究,并组织了“食品系统异业种交流会”,把参与食品系统的各个产业的企业召集在一起交流并探讨提高食品系统效率的问题。在政府和产业界的参与下,食品系统研究会很快转变成正式的学术机构,吸收了众多的农业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以及食品工程学、营养学的学者、产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组织各种交叉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先驱性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食品系统的理论基础②。
三、研究目的与焦点问题
在食品系统理论创建初期,学者们就研究目的,也就是这一理论为之服务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初步的共识,既“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构筑和谐的食品系统(各主体的协调配合),以及在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的食品系统的变革问题”(高桥,1997)。
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一直是各国的农业经济学者们为之研究的主要目标,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有所不同。食品系统研究者们认为必须改变过去一味向农业求保障的作法,只有食品系统上的各个主体协调配合,通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以及改善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供给。总结相关研究成果,食品系统理论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结构变动研究:主体间关系视角
食品系统是由多个纵向的独立的主体(组织)构成,其内部随时存在着不稳定性与冲突,任何一个主体的变化都将通过与其它主体的关联性对整体目标产生影响(高桥1997,2001)。因此,食品系统理论把结构变动作为其主要的研究焦点。与传统理论所不同的是这一理论更重视从主体间关系的视角对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齐藤(1999,2001,2002)认为食品系统的主体间关系是下游到上游的各种纵向合作关系的集合—如零售与加工企业的PB生产关系,加工企业间的委托生产关系和OEM,加工企业与农民间的契约生产关系和垂直一体化等各种合作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形成与变动是企业行为所致,是影响食品系统的结构和最终成果的重要因素。齐藤结合了组织间关系理论中的资源优势论、交易成本理论、营销渠道理论等分析了便利店与供应商、食品企业间、食品企业与农民间各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新山(2001,2002)认为食品系统是其构成主体间关系的集合,包括纵向与横向。并且认为其结构变动并不是由一个核心主体来操控,而是在某个部分发生变动后由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作用而影响到其他部分,从而导致整体结构变动。认为主体间关系的核心是交易与竞争,并提出调整食品系统主体间关系的是各种交易形态和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价格制度重新被调整,进而影响到交易主体和系统结构。新山(2001)以牛肉为例从结构变动、企业行为、交易形态和价格形成机制对牛肉的食品系统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
(二) 食品安全与政策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往往出现在食品系统当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部分,通过组织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传导,而最终以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形式显现。因此,为了真正确保食品安全需要一个对食品系统各主体进行系统监管的制度。中嶋(2004,2005)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探讨了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系统结构变化的关系及其相应的政策制度。新山(2004)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确保食品系统安全的必要条件、食品安全对策及其行政制度与教育的作用。